文学类
书名:肖复兴文学回忆录 一月人气:17
作者:肖复兴 一周人气:2
定价:68 元 总数人气:855
ISBN号:978-7-218-14416-0 阅读点数: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开本:32  
页数:416  
装帧:精装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下载

添加收藏

内容简介

《肖复兴文学回忆录》记录了饱经岁月沧桑、历尽世事浮沉的作家,在追忆逝去的文学往事时留下的又一缕人生况味。肖复兴先生以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融合对文学、对生活和自己的经验的体认和回忆。在态度中体现价值,在...

作者简介

肖复兴,生于1947年,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北大荒插队六年,在大中小学任教十年。曾先后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

评论选读

◎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获得者, 肖复兴老师首次完整梳理个人从文学启蒙到创作数十年的文学人生

作品目录

目录:
001   第一章  文学的侧影
017   第二章  读书的准备
063   第三章  第一行脚印
086   第四章  风雪北大荒
124   第五章  孤舟野渡舟自横
153   第六章  戏如人生
191   第七章  青春作伴好还乡
213   第八章  永远的校园
247   第九章  艺术之门
287   第十章   补课的作业
306   第十一章  清算后才能反思
340   第十二章  老街和老院
366   第十三章  重回原点
391   附录一:肖复兴小传
393   附录二:肖复兴著作目录

精彩章节

自序
应承下向继东盛情相约写这本文学回忆录后,我在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写文学回忆录?二是文学回忆录和一般的人生回忆录有什么区别?
从本质而言,无论什么样的回忆录,都是人生自传的一种写法。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所有的自传,无不包含着自我辩护。也就是说,读者要想从自传中看到完整而真实的作者,以及作者所生存的真实世界,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拥有充分联想力和丰富想象力的作家、艺术家的自传,或他人为其所撰写的传记,是最不可信的。因此,一般,我不大看人物传记。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写这本文学回忆录?在写这本文学回忆录之前,我先重读了法国作家纪德写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我想看看他是怎么写自己的回忆录。我看到他写了这样一段话:“好多年间,我一直朦朦胧胧,莫名其妙地相信,在现实之外,在日常生活之外,在公认的生活之外,存在着自己也说不清的另外什么东西。”我知道,他是在说文学,其实也是在说他的这本自传。所谓“说不清的另外什么东西”,指的是文学,也指的是自传,或曰回忆录。这便是文学回忆录与自传或其他人生回忆录最大的不同之处。自己同样的一支笔,写作文学作品时,是在写那些“说不清的另外什么东西”,如果一切都说得清了,便不必再需要文学了;写作自传或文学回忆录时,是在诠释写作中那些“说不清的另外什么东西”,或者说力图让那些“说不清的另外什么东西”,使之能够略微说清一些,看清一些。
因此,相比真正完整的人生回忆录或自传,文学回忆录稍微好写一些,它不过是构筑人生与文学月迷津渡间的一座小桥,或一叶扁舟而已,在觅无寻处中寻得一点来路与归处。文学已经替你的人生删削大部。它可深可浅,可以用文学做人生的掩体,也可以借人 生做文学的注脚。它可以以人生触摸文学,也可以借文学解读人生。 它以文字为璎珞,在虚实之间勾勒出内心的一部分独白或旁白。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作家。我写作,源于自幼的喜爱,便如同树木的年轮自然而然地刻进树木之中,并非有意地雕刻成漂亮的花纹以悦己或悦人。我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稿费,如果没有地方发表和出版,我还会不会继续写作?或者说,还会不会保持一样的热情写作?我会肯定地回答自己,还是会的。我最初写作的时候,没有稿费,也没有地方发表和出版,那时候,在北大荒的猪号里,四周被一片荒原包围,我不是依然非常快乐、非常执着地写作吗?用一支从北京带来的英雄牌钢笔,用一瓶在北大荒买到的鸵鸟牌纯蓝墨水,在一个学生写作业的横格本上写下最初的文字吗?
写作本身,是快乐的,是为自己的,是为自己内心的,并不是为稿费,为出版,为评奖,甚至是为读者的。这一直是我非常幼稚却执着的想法,写作方才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平凡琐碎,不可或缺,如同农人日复一日的农事稼穑,伐薪猎山。我不敢说写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没有那样超拔的气度和理想,羞于这样的大言不惭。
如果从我读初三时写下的第一篇文章《一幅画像》(1964年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我和姐姐争冠军》一书)印成铅字算起,我的写作生涯已经56年;如果从我在北大荒猪号里写下的散文《照相》(刊发于1972年《黑龙江文艺》复刊号)算起,我的写作生涯48年; 如果从我返城回京写的小说《玉雕记》(刊发于1978年第四期《人民文学》)算起,我的写作生涯42年。年头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起码占有人生大半。在这样长的写作生涯里,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获得过很多相识与不相识的人无私而真诚的扶携相助。独木不成林,没有这些人,便没有我的文学,也构不成我的回忆。在我的这本回忆录中,我写到了他们。这是应该的、必须的,是回忆之中温馨而动人的华彩乐章。
除此之外,我还应该再写些什么?
因为缺少宗教的传统,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我们一直有意或无意地规避或剪裁,我们更缺乏明晰的忏悔意识。我们的回忆,便显得十分容易,顺风顺水,轻舟万里,畅快而惬意。我们更多愿意书写过五关斩六将而鲜有走麦城,甚至愿意为自己头顶频加枯萎的桂冠,将泥沼烂泥塘抒写成席梦思软床。所以,肖斯塔科维奇在写自己的回忆录时,开宗明义道:“追忆往事,十分困难;只有说真话,才值得追忆。”他讽刺那些“说谎像见证人一样的”的人和他们的回忆录。
这应该是回忆录的基本准则。或许,我做不到,但我应该努力。
在写我的这本文学回忆录之前,我还重读了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剥洋葱》。他在这本回忆录中第一句话说:“用第三人称把自己伪装起来,这始终是一种诱惑。”我以为,格拉斯说的是自己,也是对这种回忆录的一种警觉和戒备。所以,他才能够在这本回忆录里,不用置之度外的第三人称来遮掩或回避自己,层层叠叠剥洋葱,每剥掉一层,都会露出一些早已有意或无意忘却的事情,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颤动于心。以致他甚至这样说自己:“还有什么深藏不露的事,难为情咽下肚的事,不断改变装束的秘密?还有什么像虱子卵粘在阴囊毛上?千言万语回避的言语。思想的碎片。让你隐隐作痛的事,依然隐隐作痛?”
是的,这样很难,我根本做不到。所以,在这本回忆录的扉页上,我引用了纪德在他的自传里写的一句话,作为题记:“回忆录永远只能做到半真诚,不管你多么关心真实,因为一切总是比你说出来的更复杂。”便希望并这样要求自己,即使只能做到半真诚,也要尽可能的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回忆。
写作这本书,正值疫情严重之时。武汉封城之后,北京也几近空巷。整天闭门宅家,写作这本书,给我打发漫长光阴,舒缓紧张心境,检点自己过去和现在、清算自己闪失及羞悔的一个绝好机会。因此,要格外感谢向继东和广东人民出版社,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这本小书不仅成为自己文学道路上深深浅浅的雪泥鸿爪的一点回顾,也是对这样一个世界性灾难之年的一点纪念。
肖复兴
2020 年 8 月 18 日于北京雨中

我来说说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购买链接
    相关图书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9 广东人民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104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