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类
书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 一月人气:9
作者:刘卫国 著 一周人气:5
定价:88 元 总数人气:661
ISBN号:9787218142340 阅读点数:
出版日期:2020-5  
开本:16  
页数:316  
装帧:精装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下载

添加收藏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第一卷(1917—1927)·喧闹中的开辟》勾勒了 1917—1927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整体状态,主要从开辟时期的研究大势、作家的发现与评论、文体的规划与引导、建史的准备与尝试等方面入手,在...

作者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主编黄修己,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该会名誉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组中国文学组成员,教育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主要...

评论选读

此著既有结实的整体构架,也有精彩的具体细部;既有完整的历史脉络,也有骨节眼式的专题研究

作品目录

导言
第一章开辟时期的研究大势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兴起与批评派别的形成
一、文学批评的兴起
二、新文学阵营中的派别
三、新文学反对派的意见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译介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一、文学批评的理论转型
二、新文学阵营的批评标准
三、新的批评标准的萌芽
第三节激进的批评风气与喧闹的学术环境
一、战斗风气的形成
二、新文学阵营的“内战”
三、众声喧哗的学术环境

第二章作家的发现与评论
第一节鲁迅文学地位的初步确立
一、鲁迅作品的跟踪批评
二、鲁迅研究初现流派
第二节郭沫若研究与郁达夫研究的起步
一、发现“东方未来的诗人”
二、郁达夫研究的成绩
第三节评论文学研究会的“明星”作家
一、发现冰心
二、评论叶圣陶
三、关注许地山、王统照、朱自清
第四节其他作家的研究状况
一、对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的评论
二、对其他作家的评论

第三章文体的规划与引导
第一节众声喧哗的新诗讨论
一、白话新诗的自我肯定
二、对“小诗”的不同看法
三、“情诗”引起的争论
四、浪漫派、古典派和现代派的新诗设计
第二节破旧立新的戏剧批评
一、批判旧戏曲
二、反思“文明戏”
三、寻找话剧的“新路”
四、向培良的《中国戏剧概评》
第三节小说设计的多条路线
一、《新青年》的小说设计
二、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批评
三、创造社的小说批评
四、其他流派的小说设计
第四节文学散文的定位正名
一、明确“散文”概念
二、命名“杂感文”
三、探讨报刊文章的风格
四、评论散文名家

第四章建史的准备与尝试
第一节描述新文学的前史
一、罗家伦的《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
二、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第二节评论文坛现状
一、文坛概评的出现
二、梁实秋批评浪漫主义
三、陈西滢评选十部著作
第三节出版状况评论与地域文学描述
一、对新文学出版物的评论
二、高长虹的《走到出版界》
三、介绍各地的文学界
第四节中国文学史对新文学的记载
一、刘贞晦的《中国文学变迁史》
二、谭正璧的《中国文学史大纲》
三、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小史》

精彩章节

书摘与插图:(若有插图,另附,插图同封面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总序
    一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作为这场运动重要部分的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了中国新文学,它在五四运动的前夕出世,至今也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新文学现在多称为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不同的一个特点是,它一出世就不但有新的文学创作,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而且同时也有了新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评论),很快也就有了现代文学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虽然有所区别,但也有不少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很难有明确的分界线,一些文学研究中常常包含着批评或评论,一些即时的批评文章也往往成了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所以我们这套研究通史中,就包含了“五四”文学革命以后的文学批评,将这些批评、评论的成果纳入研究通史中。再说作为学术史,理应包含文学批评的成果。
    人们知道朱自清于1929年已经在清华大学开设“新文学研究”课程。而在高校开设新文学研究的设想,在1921年就有了。当年10月,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的“本系待设及暂缺各科要目”列出的“本学年若有机会,拟即随时增设”的课目中,就有“新诗歌之研究”“新戏剧之研究”“新小说之研究”等。(见本丛书第四卷第45页)虽然当时的“研究”主要探讨怎样创作新文学作品,但不排除也会有对已有的新文学作品的讨论、批评。这说明现代文学诞生后,人们早就注意对它的研究。因此,积累至今的研究成果还是非常丰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文学被确立为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从此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此后,其教学和研究的队伍不断扩大,几代学者辛勤耕耘,收获累累。但是,也要看到,这门学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有不少曲折和磨难,尤其在某些时段里,甚至完全停顿了。也因此,对这一学科的评价有不小的分歧。我们的成果虽然数量丰富,但学术质量高的,对学术发展真正起到推动作用的却不多。包括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家,也有人认为已有的这些成果大多没有多少价值,有些只能视之为“垃圾”。这样的批评应引起我们警醒。检讨现今学科的问题,确也存在“夹生饭”现象,指的是我们的不少成果,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收获,但往往不那么完美,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其科学性、其立论的根据,让人不放心;后来者使用现在这些成果时要小心,对其论点、论据还须自己重新加以检验,不要轻易照搬。但对“垃圾”一说,却要补充几句话。一是“垃圾”也有宝,虽然一些成果的质量不算好,但也可能从其中捡到有价值的、可用的东西,不可轻轻一声“垃圾”就全倒掉了。前人劳动所获的点滴成果还是应该给以尊重的。二是我们现有的成果大多带有过渡性。像一座桥,哪怕是几块石板、几根木头搭建的,看上去有点简陋,但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后的研究者们还是要踏着它走向前去。我们要会利用前百年里先行者们的创造,站在他们已经达到的高度上继续攀高,哪怕他们只登上一级台阶,我们也要踩着它去攀登第二级台阶。
    秉持过河不拆桥的态度,本丛书罗列近百年里现代文学思潮、批评、研究的各类成果,当然是自认为比较好的、尚可供今天借鉴的,并且适当总结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希望可以作为本学科今后继续发展的参考。
    二
    本丛书涉及百年来的现代文学思潮等内容,但我们并不是在整理现代文学思潮史,只是视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为当时文学批评、研究的思想背景和理论背景。各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往往是在当时兴起、流行的各种思想、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的。同一部作品依据不同的文学思潮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褒贬。这样,就必须叙述不同时期与研究有关的文学创作、文学运动、文学论争等的史实,目的在于交代、说明当时出现的文学思潮、文学理论对文学批评、研究有什么样的影响。根据这样的理解,本丛书将不同的社会背景、思潮背景下的现代文学研究,分成五卷。
    五四是现代文学诞生的时期,也是现代文学批评诞生的时期。初始的文学批评往往只是一些即时的作品反应。作家往往一身多任,既搞文学创作,又兼任文学批评家,像个刚刚落地的婴儿,虽然只会“哇哇”地喧闹,其响声却是生气勃勃的。有时只是作家书信里的三言两语,也可能含有对某一作品的深知灼见,我们也把它收入书中。在那个“价值重估”的时代,到处洋溢着大胆批判的精神。批桐城派、批选学、批鸳鸯蝴蝶派、批南社、批旧戏曲、批保守主义……没有哪个作家被视为“权威”,没有哪一说法已成“定论”,各种意见都可以自由发挥,各种观点都可能受到批评反对。既表现了新生力量逼人的锐气,也不免带着幼年性。虽然如此,那时的一些见解还是很宝贵的,在后来的批评、研究中常常被提到。文学批评为新文学鸣锣开道,是有贡献的。但是也要看到,那种“否定一切”的绝对化倾向对后来的批评、研究也有着负面的影响。我们的第一卷以“喧闹中的开辟”总结这1917年至1927年阶段的历史。
到了1928年,由于前一年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受此影响,新文化运动队伍的分化终于完成。文学领域出现了左翼、右翼的流派。与上一阶段不同,那时文学评论的流派之争主要还是文学见解的分歧,或者夹杂些宗派门户之见。这时的流派便染上了政治的色彩,从这时开始,中国文学就与现实社会的政治斗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新兴的左翼流派也像五四新文学那样,他们也带着上一时期那种幼年性,不过所要批判的已经包括了一些五四的新文学家。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影响不可低估。现代文学批评和研究中,不同政治倾向、理论见解、批评方法的派别各行其道,各自发展,却共生于同一个环境中。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1949年。
    不过到“七七事变”爆发,这十年间却是史学家所称的“黄金十年”,中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出版业兴旺发达,大批新文学家集中于此,上海也成了当时的文化中心。受这客观形势的推动,文学批评和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这时文学批评、研究的品种更多样化了,不仅有单篇作品的评论,而且也有对作家的整体研究,开始有了作家论、作家传等。不但完成了对前一个十年新文学理论、创作的资料选编,对前阶段的文学发展做了权威性的总结,而且诞生了形态比较完整的新文学史著。现代文学也在此时走进了大学课堂。总之,这十年习惯称为“三十年代”的十年,是现代文学批评、研究有很大发展的十年。这就是本书的第二卷:“多元共生”。
    大发展的十年在“七七”炮火声中结束,但在抗战的非常艰难困苦中,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仍然延续前十年多元共生格局,仍有不少创获。不过时局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民族救亡紧急关头,人们看待事物的价值观自然是“抗战第一”。抗战成了最大的政治,抗战第一也就是政治第一。文学也不例外,这时“政治标准第一”成了现代文学批评、研究最重要的原则。许多作家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情境中能够接受这一标准。抗战后紧接着四年的国内战争,谁胜谁负关系着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在这历史的关键时期,更是要高高地举起“政治第一”的大旗。客观的形势不能不对文学批评、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此时侈谈艺术就是有罪的,就会被斥为“反动”。作家队伍的政治色彩、思想分歧加深,批评文章的政治色彩也随之更加鲜明化了。这种状况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丛书第三卷用“分流与整合”来概括1937年至1949年的研究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成了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时成了“显学”。现代文学研究从此开始了新的阶段,一个学科建构的阶段。一支专业的队伍开始建立,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代的传承:民国时期的一代学人、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培养的一代学生、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学生和跨世纪中成长的一代学生。几代学人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各有其遭遇,各有其贡献。但从长时段的历史来考察,他们都生活在国际、国内变动的大历史背景下,所以也有其共同点,面对的是相似的课题。直到现在,他们的共同点大于他们的差别性。
    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编写现代文学史是紧迫之事,这不单是为满足教学的急需,更重要的是涉及如何为五四新文学建史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为评价历史,评价作家、作品建立新的标准。这时正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宣告一个前景无限美好的时代已经来到,人们欢欣鼓舞,热情歌颂中共的领导。在现代文学史的建史中,便要求用对待革命的态度作为评价历史的新标准。上个阶段提出的“政治标准第一”,这时被推向无以复加的地步。学习现代文学课程的目的被明确地规定为首在了解现代文学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要把现代文学史写成从五四开始便是在共产主义思想领导下的,并且已经朝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关,在作家研究中按照政治态度,区别“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反动作家”。对“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对“新的人民的文艺”的解放区文艺等,都给予高度的评价。而那些自由主义作家、现代主义流派往往受到批判,或者被排除出文学史。这是学术领域的“兴无灭资”,学科建立之始也就未能充分吸收前人的成果。这种“左”的倾向,后来经过历次政治运动,不断加剧。在学术研究的思想、方法上,这种预设了“绝对正确”的观点,然后要求用历史(甚至曲解历史)来加以证明,也就是当时被称为“以论带史”的方法,损害了健康的学风,影响了人才的培育和成长。这使得现代文学学科的初期建设经历了曲折。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个学科更是遭受空前的灾难,成了“重灾区”。现代文学史上仅剩一个鲁迅,其他的几乎全遭否定;而对鲁迅的解读也被纳入“四人帮”的造神轨道,遗毒甚深。所以我们把1949年到1976年这一时段的研究史,称为“非常的建构”,这是比较特殊的时段。
但这时期毕竟建立起了专业队伍,也还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在学术已经脱离了正轨的条件下,这些成果是珍贵的,为新的学科建设建立了基础。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经过学术上的拨乱反正,现代文学研究得以恢复。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这个学科获得很大发展,建立了自己的学会,出版专业刊物,学术交流经常化,不断开掘、扩大研究的领域,成果成批量地产生,这些都是前所未见的。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此时“文艺从属政治”“政治标准第一”等观点已被放弃,促进了思想解放。创新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新的见解井喷似的出现,热烈争鸣,可以说这是学科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如丛书第五卷书名“突破与创新”,这是当时学科的总体情势。而为了突破,就需要理论资源。这时国门打开了,西方近代、现代的各种理论像潮水般涌进,急速地填补“文化大革命”破坏后留下的思想空白,现代文学研究也以运用西方的理论、方法为时尚,出现了“名词爆炸”的现象。这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也容易产生消化不良、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等弊端。虽然一时轰轰烈烈,热潮一过,剩下了虚无。鉴于历史的教训,大家已经认识到“以论带史”的缺陷,赞同“论从史出”的方法。史料发掘、整理得到了重视,成绩不小。但是,“论从史出”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要“出论”。我们即便占有丰富的史料,如果不能“出论”,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仍是不很完美的。参考、借鉴西方的理论是必要的,但我们自己“出论”才是更加应该引起重视的课题,也是现代文学学科对人文社会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所必需的。
    三
    回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从百年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这里只想谈一个问题:提高学科的研究水平,现在最需要的是渊博的学识。这对于任何学科都是需要的,不过对我们学科更有强调的必要。
    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学科有其先天的不足。中国现代文学的下限在1949年,从1917年文学革命算起总共只有32年的历史。虽然现在与当代文学(1949年至今)同被列为二级学科,但无论与同为二级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或与外国文学学科相比,只能说是“小学科”,“含金量”有所不足。“五四”被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但出现成就卓著的作家、堪称杰作的作品并不多。虽然现代教育的普及和传媒的发达,使得这时产生的作家、作品数量很大,现在一部现代文学史里入史的作家上百;而真正产生重大影响,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并长远地保留在文学史上的,肯定是很少的。这些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单靠这些并不多的研究对象,是难以给予研究主体充分的知识滋养的;而社科领域任何学科研究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都需要渊博的学识。前辈学者已经认识到:如果只是做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是不可能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的。1949年后建立了专业队伍,一方面是他们参与了新学科的创建,创造出一些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为学科的继续发展搭建了桥梁。另一方面,从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来看,学养不足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这限制了该学科的学术水平。这里虽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不看到也与学科自身的局限性有关。现在该学科在人文学界缺少话语权,在现代社会科学历史上地位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提高研究队伍的专业素质,就不要总把自己拘囚于一个二级学科里,不要一旦跨出现代文学的边界,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了。现在有的研究现代文学的博士生,除了自己博士论文所写的那一个或那几个作家之外,就连现代文学所属的其他相关的历史知识竟也知之甚少,显然,这种状况对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很不利的。为什么已经认识到做学问要走“论从史出”的路子,已经重视史料的重要作用,然而有了“史”还是出不了“论”呢?这也与理论水平不高相关。所以,很有必要改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提倡走出32年,扩大知识面,兼通古今中外,史论并重,才能培养出知识渊博、基础厚实的人才。这还涉及文学教育的改进。几十年来文学教学几乎一成不变,要改革不容易。现在,更有一种急功近利的风气,只在追求快速地出“成果”,追求表面的成绩,这很不利于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年轻人成长。希望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个清醒的认识,不随波逐流,不急于求成,沉下心来做学问,去续写现代文学研究史的新篇章。希望就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四
    本丛书的各位作者都参加过此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两卷本的写作。这次“重操旧业”,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查阅、研读史料,进行增补、修订,扩大内容,有的重整格局,开辟新篇,将五卷独立成册,将书名改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希望比起旧著能有所提高。这些都是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支持之下才得以实现的,这里特表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们同样存在着学养上的缺陷,虽各投入了一定的精力,这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仍然存在不少缺点,距离我们自己所立的目标也还有不短的路程。热切地期待着大家的批评,我们希望能够不断地有所进步。

我来说说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购买链接
    相关图书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9 广东人民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104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