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类
书名:字说修养 一月人气:31
作者:顾易 一周人气:4
定价:98 元 总数人气:673
ISBN号:978-7-218-14169-5 阅读点数: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开本:16  
页数:280  
装帧:锁线手工精装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下载

添加收藏

内容简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修养问题。本书从科学知识、伦理道德、心理性格、文化艺术、生命关怀等角度选取了数十个汉字,从字义和字的源流等方面着手,结合图片、案例、名言等,多角度、多层次...

作者简介

顾易,文化学者,曾著有《守望中国价值》《画说典故》《汉字的菩提》《我们的价值观十二讲》等,主编有《岭南好风尚丛书》等。

评论选读

本书作者通过考究汉字源流,追溯其演变的历史,探究其隐寓及衍生的含义,并对汉字进行拆解,以浅近的语言作独到的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意象,别开生面,令人心领神会,耳目一新。本书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普及读...

作品目录

序 从“修养”两字说起

第一篇 科学知识修养
真实 正直为人,头脑充实 002
学习 以觉为上,以行为要 009
精专 万事之成,贵于精专 019
博通 强学博览,以通古今 027
知识 口述如矢,言谈显识 034
智慧 足智多谋,心静生慧 045

第二篇 伦理道德修养
仁善 爱人悯人,与人为善 058
忠义 中正之心,我之威仪 068
诚信 言必有行,行必有果 078
礼敬 源于恭敬,一丝不苟 087
孝悌 子承父老,兄友弟恭 095
勤敏 吃苦卖力,敏捷于事 108

第三篇 心理性格修养
和谐 同声相应,人皆能言 120
喜乐 心善言吉,丝竹之乐 128
圆融 智圆行方,融通无碍 136
清静 水净清澈,朴素丹心 145
旷达 日朗地广,行走大道 152

第四篇 文化艺术修养
文化 交变成文,教化成人 162
艺术 扎根沃土,知行合一 170
美雅 大善大义,宏大宽容 178
诗歌 言志言情,用心咏唱 188
书画 执笔书写,画表心声 199
琴棋 琴以解忧,棋以养智 206

第五篇 生命关怀修养
生命 植根大地,人合成命 218
觉悟 博学正见,我用吾心 227
自由 认识自由,自在成长 237
解放 用好利刃,放飞梦想 245
超脱 敢走新路,超然物外 252

精彩章节

超脱  敢走新路,超然物外

章太炎是清朝末年的国学大师,他善于说文解字。有一天, 他心血来潮,戏称要为当时的名人测字。话音刚落,有人请他测康有为的“有”和梁启超的“超”字。章太炎先生略一沉思,说道:康有为的“有”字,“弄得大清大不成大,清不成清”;梁启超的“超”字是“召见后便出走”。当时康梁变法失败,康有为主张维新又力倡保皇,梁启超则在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章太炎此语,名为“测字”,实则一语道破康、梁的历史局限,其中微含讽意,闻者无不解颐。
超,形声字。《说文·走部》:“超,跳也。从走,召声。”本义为跳上,一跃而上,如“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 超乘者三百乘”。
,篆文。造字本义为挥手呼叫着追赶。
超,还有越过、跨过、超出、胜过等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组有“超龄”“超额”“超速”“超级”“超自然”“超阶级”等。
脱,形声字。《说文·肉部》:“脱,消肉臞也。”《尔雅》:“肉去骨曰脱。”去掉骨头上剩下的肉就叫作“脱”。
,篆文。从(肉),兑声。其造字本义是剔去兽肉中的骨头。
“脱”字后来引申为分离、逃脱、脱落、散落、放任等义。人都是光着身体来到这个世上的, 即所谓“赤条条地来”。后来人们穿上了外衣,再后来又为自己的身子附加越来越多的东西, 如财富、名誉、地位等等,身上背负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超脱是指一个人不受传统的约束,敢于追求自我价值,超越常规的思想,解脱世俗的束缚的状态,“解脱”二字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我们不赞成“一脱成名”,也不赞成“一脱致富”,但赞成解脱、洒脱、超脱的人生态度。
“超脱”是一种敢为人先的自信与智慧,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超”字从“走”,“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走,在古代是快速奔跑的意思,引申为追赶、追求。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要善于独辟蹊径,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登上新的高峰。
世界上的科技发明,无一不是敢为人先的结果,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就是一个例证。当时,爱迪生要发明电灯,许多人泼冷水,甚至冷嘲热讽。但爱迪生不管这些闲言碎语,在这个无人知晓的领域里,大胆摸索,终于在一年之后,发明了能够照明45 小时的电灯,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一个人要在学术、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就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开拓新的领域,不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不能因守前人的结论和方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要有新的发展也是如此,改革开放广东走在全国的前面,正是按邓小平同志说的“杀出一条血路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广东第一”。不论是超越自己还是超越他人,都要敢于走新路,这是“超”的第一要义。
“超脱”是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实现超越自我
“超” 的本义是“跳也”,即跳跃,有超越之意。这正如追赶,一种是选择加速追赶,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假如在对手遥遥领先的情况下,这种追赶是很吃力的。假如选择“换道超车”,则有可能走在前面。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常有习惯性思维,而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结果是一事无成。
人生也常有这样的现象,许多障阻一开始时,在我们眼里都是那么的沉重和无奈。其实,只要我们鼓足勇气,就会发现它只不过是一层窗纸而已。有的时候,很多人不敢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自我设限”,缺乏勇气,缺乏跳跃的自信,正是懦弱使他们丧失了机会。
“超脱”是听从心灵的呼唤,听从使命的呼唤
超,从召。“召” 是“招”的本字,表示挥手。“召”意为引导、呼唤。我们从事每一项事业,都必须有兴趣、热情、激情,所有这些都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呼唤,冥冥之中有一种声音、一种力量召唤你去努力、去实施。有这样一个故事表明,我们只有依照心灵的呼唤去努力,才能做出不凡的事业来。

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一位家境清贫的少年在15岁那年, 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 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不幸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起,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雨雪,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他就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他微笑着如此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然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
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最重要一步就是心先出发,然后踏出第一步,只要有开始,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地来到你身边。
“超脱”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超”字有“走”字旁,疾行的意思。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跳一曰跃也。跃,迅也。”如此看来,要做“超” 人,只有加快脚步,不停追赶。而如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众人“急趋之”的莫过于“物”,即物质、名利。久而久之,物欲的躁动、追逐的劳累、取舍的烦忧只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有时走得太远,往往忘记了原路;有时走得太快,往往会失去自我。不停地奔跑,也要懂得适当停下脚步,欣赏路上的风景。而追求目标,追求梦想,不是追求物质,追名逐利。要有一颗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超然,遥远的样子,意即偶尔远离尘嚣。人生,需要有动也有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超然物外,才能高出众人,超凡脱俗,这种超越又是人生另一番境界。这正如跳高一样,一个人假如背负的东西太多太重,是很难跳得高的。一个人要超凡、超越,就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 否则登不高,走不远,这正如过了河还背着船赶路一样。
一个作家假如为了稿费而写作,就不可能有传世之作。中国的四大名著,哪个作家是为了金钱而写的呢?居里夫人发现镭, 也不是为了钱。艺术创作、科技发明只有为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才有不竭的动力。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作家在诉说自己的思想。一个人如果为物所奴役,必然有偏见、短视、狭隘, 必然没有超然的心境。
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一生共完成了九十多部小说和随笔,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每天深夜十二点时,仆人就会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开始奋笔疾书。一般他会连续写五六个小时,直到累到极点才会离桌休息。巴尔扎克曾自诩要超过拿破仑,“他的剑做不到的,我的笔能完成”。他的确做到了,虽然他只活了五十岁,却留下许多伟大的作品,为全人类提供巨大的精神财富。
只有懂得放下,减轻负担,才能得到解脱
脱,从月,从兑,本义为剔去兽肉中的骨头,引申为卸除、减轻之义。人生在世,要背负很多的压力和负担,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为了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和更好的生活条件,身心难免经受痛苦和煎熬。佛经云:“有舍才有得。”什么都争,什么都不愿意舍弃,只会徒增自己的负担,成为前进的累赘。只有懂得取舍,懂得放下对自己无用的、无益的、过多的物欲,才能减轻负担,减少烦恼。正所谓无欲则刚,贪欲只会成为一个人的软肋,懂得放下,才能脱胎换骨,蜕变成一个刚直不屈的人,一个轻盈洒脱的人。犹如“金蝉脱壳”,重获新生。“脱”音同“拖”,但意义相反,不“脱”则“拖”,不懂得放下,最终只会拖累自己。
有一位国王,整天闷闷不乐,就召集大臣来商议快乐的方法,大臣们都束手无策。有一位大臣排众而出说,找一个最快乐的人,把他的衣服脱下来给国王穿上,这样就会快乐起来。国王听后,就派人四处寻找最快乐的人,找了大半年时间,上至官宦,下至放牛娃,都没找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有一天,一位将军带着部下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来寻找,一位村民说,他知道有一位真正快乐的人,将军喜出望外。村民说,这个人很奇怪,白天见不到他,晚上夜深人静时他就会出来在村头的小河边吹笛子。很快天黑了,一直等到半夜,果然响起了笛声。将军就带人循声找去,渐渐地靠近这个神秘的快乐人。将军大声问:“你是最快乐的人吗?”那人回答:“是的。”将军又说:“国王想让自己快乐起来,但他要借你的衣服穿穿才行。”只听那个人说: “对不起,我没有穿衣服,我一丝不挂。”将军听后大吃一惊, 忙问:“你不是最快乐的人吗?怎么衣服都没有?”那人说: “因为我放下了一切,包括衣服,所以我才有真正的快乐。”将军急忙回去禀告国王,国王听后立马明白了,从此也成了真正快乐的人。
只有超然物外,不受肉体束缚,才能超凡脱俗
“脱”中有“月”,“月”字旁是肉的意思,而肉代表的是物质;“脱”中有 “兑”,“兑”的本义为祝祷祈求,这是一种与精神有关的行为,代表的是精神。故“脱”可以理解为精神摆脱物质的束缚。虽然精神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但人活在世,不能一味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的塑造,更不能让精神为物质所驾驱、所奴役,使精神沦陷为低级的物欲。肉体享受物质追求,心灵更要淡泊名利,要借着知识、智慧、善意与爱,在精神上摆脱物质的束缚,在生活中摆脱各种利害。不为物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心灵的成长和人性内在的精神解放,这样才能减少烦恼。只有真正地解脱,才能以一颗明净的心,去体悟生命的意义,诠释生活的真谛,实现对功利的超拔, 对自我的超越。
宋朝的李沅做宰相时,在封邱门建了一座宅院,厅堂前的中庭,只够一匹马掉转回身。有人说:“您的中庭太窄了!”李沅回答:“房宅应当传给子孙,这中庭对宰相来说实在是太狭窄了,但对一位做奉祀的人来说,已经够宽敞了。”
北宋张知白做宰相时,生活仍旧勤朴。有些亲友劝他:“现在您的俸禄已经不少了,为什么还这么节俭呢?”张知白感叹: “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我今天的俸禄,难道能永远保有吗?一旦失去今天的俸禄,家人习惯奢侈的生活已经很久,不能马上开始节俭,一定会导致流离失所。哪里能像我这样‘在位时存去位想’‘当官时存失官想’,过的日子那么恒久呢?”
患得患失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快乐,与其为了维持自己奢侈生活而不断奔波劳碌,还不如让自己一直保持原来的状态,该洒脱就洒脱,这样才是真的不为物役。
只有宠辱皆忘,超乎物外,才能过得洒脱
脱,从兑,这是“蜕”省,指蜕化、蜕变,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获得新生。因此,人们把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样子称为“脱然”。现在许多人的生活并不洒脱,为许多事情心烦意乱, 得失之忧、宠辱之扰无时不有。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才能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在平淡中给自己一分力量,在赞扬中给自己一分淡泊,在喧嚣中给自己一分宁静。
一天晚上,明月当空,马祖道一禅师和三个得意弟子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和南泉普愿一起赏月。马祖道一问:“你们看此境如何?”西堂智藏答:“依我看,此时正好焚香讲经说法。”百丈怀海答:“照我说呀,此时正是参禅打坐的好时机。”南泉普愿默而不答,拂袖便走。马祖道一禅师赞叹道:“经入藏,禅归海,唯有南泉普愿独超物外。”马祖道一借赏月心境,让三位弟子领悟禅之要旨。他们三个人,有的执迷于经典的讲解,有的执着于禅的修行,只有南泉普愿不迷执一切法相,独超物外,达到了精神的绝对无碍。之后,三位弟子相继开悟,成为著名的禅师。
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的金钱、功名看得太重,自然会有一个洒脱的人生。

我来说说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购买链接
    相关图书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9 广东人民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104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