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
书名:我的第一本高情商沟通入门 一月人气:8
作者:韦秀英 一周人气:4
定价:42 元 总数人气:705
ISBN号:978-7-218-14316-3 阅读点数: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开本:32  
页数:256  
装帧:平装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下载

添加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将情商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各种沟通场景的解读和分析,并根据亚佛斯德原则、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实用的沟通技巧和策略,旨在帮助读者从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入手,培...

作者简介

韦秀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者,致力于青少年性格优化重塑,在多家报刊开设情商管理专栏。已有《哈佛凌晨四点半》《不着急》等畅销书出版,且版权输往日本、韩国等国家。

评论选读

对日常社交案例解读透彻、清晰,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实用的沟通方法和技巧。

作品目录

第1章 千万别让你的“嘴”,拖了人生的后腿
初入社会,八成功夫在“嘴”上 / 2
精英都是独行侠?会做事不代表会做人 / 6
理解沟通的三个层次,你能在任何环境里生存下来 / 11
这个世界上最增值的投资:你的口才价值百万 / 17
从受欢迎到被需要,既要表达自我,也要影响他人 / 21
第 2 章 走出误区:复盘让沟通持续精进
感到寸步难行?那就别做单行道上的逆行者 / 26
收起你的好胜心吧,沟通是一场没有输赢的切磋 / 29
永远不要想着与所有人做朋友 / 33
欲速则不达,这个“雷区”我们都踩过 / 36
如此健谈,未必能提高你的“能见度” / 39
从前思考“该怎么逃”,现在思考“该怎么做” / 42
择善而从,远离消耗型人际关系的五个步骤
第 3 章 自我认知:情商沟通的第一要素
大脑做出的那些非理性决定 / 52
大多数的沟通障碍,都源于自我认知障碍 / 57
仅仅是“知道”还不够,你要改善,也要突破 / 62
不是所有优势都是核心竞争力,释放魅力要稳准 / 65
从对比到吸收: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别 / 69
沟通这回事,不怕嘴笨,就怕胆怯 / 72
第 4 章 内驱动力:为即时沟通赋予长远意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你想要得到什么? / 76
推力:让别人按照你希望的方向前进 / 80
反作用力:请别再相互伤害 / 84
附着力:主动跟进沟通结果 / 88
吸引力:在行星世界里做一颗恒星 / 92
第 5 章 精准沟通:把话说给对的人听
从五个维度了解对面的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98
掌握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 106
核心导向:重视反馈,效率优先 / 110
漏斗效应:如何避免信息的衰减与失真 / 115
攻心为上:讲出对方最感兴趣的故事 / 118
换位思考:考虑少数人的感受,左右逢源 / 123
第 6 章 话术:人们会根据你的表达来定义你
直话弯说,掌握两个黄金法则就够了 / 128
电梯游说:控制时间成本的封闭式话术 / 133
一开口就冷场?多半是没搞懂提问“潜规则” / 137
建设性思考,让沟通变得更有价值 / 143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 / 146
拒绝:原则边界下的合理回应 / 151
随声附和也是一种必备技能 / 156
祸从口出,那些一不小心就“作死”的话 / 160
用小幽默化解大尴尬,你也能轻松做到 / 165
第 7 章 情绪调控:有时候,我们要先与自己沟通
巧用情绪催化沟通:你会成为最有感染力的表达者 / 172
追本溯源,把情绪正确传达出去 / 175
关键时刻的关键态度:你能说服自己,就能说服别人 / 182
自我调控: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186
隔离负能量,三招打破沟通僵局 / 190
如果负面情绪爆发,请引领它找到安全出口 / 195
别高兴得太早,有一种现象叫“乐极生悲” / 200
告别演讲恐惧症,重塑你的自信心 / 204
第 8 章 同理心:高效沟通的魅力之源
情感共鸣:“我们”比“我”更有感染力 / 210
“我明白你的想法”:亚佛斯德原则,将对方需求作为切入点 / 215
“我理解你的心情”:共情式倾听,关注对方内心深处的情绪 / 220
“我认同你的决定”:请移步到同一认知阵营 / 224
“我也会这样做的”:增加沟通信任值,获得持续性好感 / 228
视角转换:避免以己度人的“一面之词” / 233
以退为进:学会迂回委婉的人际沟通技巧 / 237
旁敲侧击:棘手问题的说服技巧 / 241

精彩章节

第1章 千万别让你的“嘴”,拖了人生的后腿
沟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显现出我们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职业素养。初入社会,不懂沟通,不会恰当交流,便会引来嘲笑和不满,甚至还会屡屡碰壁、寸步难行。情商与口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在职场上的成败。
初入社会,八成功夫在“嘴”上
人与人相处离不开沟通。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与家人、朋友、邻居,甚至是陌生人进行沟通;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与同事,甚至是竞争对手进行沟通。可沟通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网络调查显示,企业中约有 75% 的问题是由沟通障碍引起的,比如合作低效、执行力差,以及同事间的误解和矛盾。
这一点,在职场新人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没有谁的工作能力强到通晓所有事务,尤其是刚入职场的新人,肯定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规定、不明白的问题、不知所措的突发事件,尚浅的工作经验往往无法让他们应对自如,这时候就要善用外界的力量与前辈的经验,沟通由此开始发挥作用。
朋友的公司招聘了两个条件相当的新人,他们入职一个月后,朋友发现两个人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一个人开朗健谈,很快便和部门老员工打成一片,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及时请教,总结经验,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工作圆满完成;另一个人则不太爱说话,也不善交际,总是独来独往,工作遇到难题时,他便一个人冥思苦想,埋头按自己心中的想法去做,办事效率低,结果也差强人意。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领导,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后,你会留下哪一个呢?答案不言自明。
事实证明,职场生涯的发展、个人职位的高低,都与沟通质量息息相关。当你的工作刚刚起步,能力尚处于提升阶段时,“会说”比“会做”更重要,八成的功夫是依靠“嘴” 施展出来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即便你的工作能力很出众,但如果表达能力较差,无法与同事、领导进行顺畅且充分的沟通,也很难在工作中挑大梁、唱主角。
沟通能力的强弱,从更深层次上说,体现出的是情商的高低。仅仅是敢于沟通、勤于沟通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掌握沟通的诸多技巧,也就是说,不仅要“能动嘴”,还要“会动嘴”。只有良性的互动,才称为真正的沟通。为什么我们都愿意和高情商的人相处?因为高情商的人不仅善于控制自
己的情绪,而且懂得顾及他人的情绪,能够在待人接物、说话办事时把握一个度。和这样爱沟通、会沟通的人共事,会让人感到舒服。
我认识一位很受员工敬重的高层领导,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不管对方说了多么荒谬的话,他一定会先很诚恳地说“对”,然后认真地指出对方这段话中可以成立的部分,由此延展开来,阐述他的看法。员工与他聊天时,沟通氛围非常好,完全没有被上级“否定、压制、俯视”的阶级
感。员工心里会有这样的感受:像他这样经验丰富的人,肯定了阅历尚浅的我,还把我的意见上升到那样的高度,这真是一件让人感到舒服并且受宠若惊的事情。
与之相反,我有个同事,虽然他的工作能力出类拔萃,却很不受领导和同事待见,原因就在于他有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坏习惯 —和别人沟通时最喜欢说“不”。无论别人发表什么观点,他总是摇摇头说“不对”“不是这样子的”,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他并不是推翻别人的观点,而是在 别人的观点上进行一些可有可无的补充。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和他聊天,毕竟人们都喜欢被认同,不喜欢被否定。
由此可见,初入社会,置身于职场这个复杂环境中,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并且有所成就,出色的沟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不断提升沟通能力,通过沟通来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才能享受工作带来的真正乐趣,同时也能恰到好处地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精英都是独行侠?会做事不代表会做人
如果你细心观察周围的人群,便能明显觉察到,现代社会有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明显特征,形形色色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精英和普通人。在职场中,从智商和情商的角度看,人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工作能力强,但是沟通能力差的人。
工作能力一般,但是沟通能力强的人。
工作能力强,沟通能力也强的人。
工作能力一般,沟通能力也差的人。
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只要工作能力强就可以被视为精英,而这些精英的形象也常常与鹤立鸡群、不合群等词语相关,似乎只有设定出如此强烈的差距感,才能凸显他们的优秀。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认识的一位职场精英曾分析个中缘由,说得颇有道理 —
“精英与普通员工的不同之处,并不在于他们的智商更高,实际上公司中的大多数人都与他们智商水平相当,甚至有些人的智商更高,工作经验更丰富,工作能力也更强一些。但为什么这部分人没能获得应有的成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古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什么是‘道’?它的含义更多倾向于‘做人’,精英们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他们不会让自己成为职场里的独行侠,不会因恃才傲物、独断专行而导致其他人远离自己、抗拒自己。他们在沟通时重视别人的感受,懂得考量自身言行带来的后果,善于用情感感染人心、用号召力聚拢人心,能源源不断地带给他人融洽、愉快的正面感受。这些特质为他们的工作能力锦上添花,由此使他们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也令自己达到了无往不胜的高超境界。”
对此,他还顺便举了一个工作中的例子。小杨是公司里的新员工,很多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都需要摸索,遇事免不了要向同事请教一二,但有些老员工并没有手把手“老带新”的足够耐心,于是就发生了这一幕 —
小杨:“请问,这个销售数据分析应该怎么做呢?”
老员工:“你可以先匹配出每个部门上个月的销售情况,然后对不同部门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小杨:“怎样快速进行数据匹配呢?”
老员工:“用 vlookup 函数啊,这你都不知道?”
听到这番带有嘲讽意味的“指教”,小杨顿时陷入了沉默与尴尬中。
主管见状,微笑着解围:“要做上个月的销售数据分析,首先需要对每个部门的销售数据做个汇总。目前的销售报表中,数据是分人列出的。你可以结合人员的部门归属情况表,用 vlookup 函数来进行每个人员的所属部门匹配,这样就能快速汇总部门数据。你之前有用过这个函数吗?如果没有用过的话,我给你演示一下这个函数的使用方法。”
在这段对话中,老员工的话语容易给小杨带来一种“我很无知” “我在被嘲笑”的感受,对其自尊心造成打击。为了避免再次产生这种感受,小杨可能在后续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再向他人提问。
但在主管与小杨的对话中,他先了解对方的知识构成基础,并根据现有基础进行对应指导,能让小杨在获得问题解决方案的同时,提升对自己的认同感。
同一件事,两种沟通方法、沟通态度,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沟通效果,这就是有的人只能一辈子做公司老员工,而有的人却能年纪轻轻就晋升公司主管的原因之一。
这些都是这位职场精英的经验之谈,我对此也感受深刻 —正是工作能力与沟通能力、智商与情商的协调程度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两者必须双管齐下。做人涉及一个人的个性、品行、价值观、思考方式和逻辑思维等因素,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性格特质,是一种软性实力。学会了做人,事半功倍;学不会做人,事倍功半。许多入职多年、收入很低、依旧是底层职工的人,并非缺乏业务经验和工作能力,而是做人出了问题 —情商低,人际关系差。这样的人纵然使出浑身解数升了职,也在那个位置上坐不长久,他们得不到同事的支持,也得不到领导的信任,职业发展必然受阻。

我来说说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购买链接
    相关图书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9 广东人民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104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