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类
书名:熊廷弼之死 一月人气:176
作者:唐元鹏 一周人气:1
定价:68 元 总数人气:800
ISBN号:978-7-218-16016-0 阅读点数:
出版日期:2023年6月  
开本:32  
页数:248  
装帧:精装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下载

添加收藏

内容简介

熊廷弼,明末“辽东三杰”之一,“有胆知兵”,以严明称,但万历、天启年间因性格刚烈,“好谩骂,不为人下”,招致颇多非议。他一生三入辽东,终为党争所陷,其跌宕起伏的官场人生,正是晚明政局的缩影。 本书围绕熊...

作者简介

唐元鹏 著 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先后任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都市报》,曾担任《新周刊》编辑总监、副主编兼新媒体CEO。深耕大众历史写作,在《南方人物周刊》《文史博览》《新...

评论选读

一本书揭开晚明大将熊廷弼的传奇人生,照见大明朝暮年的苟延残喘。 他曾是万历皇帝最倚重的大臣之一,三入辽东,是努尔哈赤不得不佩服的对手,但一朝树倒猢狲散,惨死断头台。

作品目录

图书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高淮乱辽,砥石破茧
第二章 得道之柄,能吏进化
第三章 提学南直,首战东林
第四章 重整河山,辽东经略
第五章 善守勿御,无为而治
第六章 奇正之变,经抚不和
第七章 鹤知夜半,廷弼之死
参考书目

精彩章节

引  子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二十六日,北京西四牌楼附近人山人海。这一天,西市又要杀人了,而且杀的人还是朝廷高官。
囚车远远行来,车上坐着一位身材魁梧、面色从容的中年男子。来者就是今日受刑之人——前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辽东经略熊廷弼。
他的罪名有两个:一是任职期间丢失广宁,败坏辽东战局;二是待罪之中仍贿赂东林党,以图脱死。
熊廷弼被押下囚车,走上断头台,刽子手强压着昂首挺立的熊廷弼跪下。午时三刻,验明正身——熊廷弼,字飞百,号芝冈,湖广江夏人,时年56岁。监斩官在他名字上勾上红圈,将令牌扔入场中。
一声“开斩”,刽子手手起刀落,但竟然没有一刀把脖子砍断,只能以刀为锯反复切割,方才把熊廷弼的头割下,场面惨不忍睹。显然,刽子手受人指使,要熊廷弼到死还受罪。
随后,熊廷弼的无头尸体被弃市,首级被放入木盒之内,快马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此时,距离广宁失陷已经过去3年,距离熊廷弼首度经略辽东过去了6年,大明与努尔哈赤的辽东战争业已进入第7个年头。
大明帝国经历了萨尔浒大战、辽沈失陷、广宁失守三场大败,损失兵马几十万,损失钱粮上千万。辽东的边境战争,正将帝国拖入经济破产、社会骚动的巨大危机之中,这场危机深入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熊廷弼,是大明朝对抗后金军的名将,上继萨尔浒惨败,后启袁崇焕。假如熊廷弼不死,他能否力挽狂澜,逆转大明在辽东战争中的败局?
遥想天启元年(1621年),皇帝拜将之时,赐熊廷弼敕书一道、尚方剑一把,副总兵而下(含)允其先斩后奏,除此之外,还赐给熊廷弼大红麒麟一品官服、纻丝4表里、银50两,并赐宴都城外,五府、戎政、部院堂上掌印官陪宴饯行。昔日,恩宠无以复加;今日,下场如此凄惨。
熊廷弼之死,牵扯了天启皇帝、魏忠贤、叶向高、孙承宗、杨涟、左光斗等人的恩怨情仇,触发了天启年间朝堂之中无人能逃的血腥党争。那么,在这场最终导致东林党、阉党湮灭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熊廷弼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想要回答这一切,必须把时钟拨回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从熊廷弼升任御史的时刻说起……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八月初一,大明帝国如同往年一样,在平静中度过。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天晚上,人们在南阳的夜空中看到一颗苍白的彗星,由西南向西北划过天际。彗星在那时不是什么好东西,民间通常把它称为“扫帚星”。
大明的天空出现扫帚星,自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给万历皇帝上了一封奏疏说:我朝200多年,彗星只见过17次,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我看它从西南向西北,莫非西北要出事情?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位德国人也看到了这颗彗星,他叫开普勒。但,无论宋一韩还是开普勒都不知道这颗彗星是怎么回事,直到100年后,一位叫哈雷的英国人才发表了论文,推测地球人每隔76年会看到这颗彗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月,彗星“如约而至”,它就是如今大家都知道的哈雷彗星。
宋一韩不是天文学家,他关注的也不是这彗星什么时候出现。古代臣子借着天象说事,是常规操作,而且多数要对朝政说三道四,甚至是要吐槽皇帝的。果然,宋一韩借此事向万历皇帝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筐车轱辘话,最后把话题引到了税监问题上。
他大骂万历皇帝派往全国各地的收税太监,从广东的李凤到江西的潘相,从天津的马堂再到张烨、胡滨之流,说:正是因为这些没根的小人在地方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才导致了彗星出现,这是上天对皇上您的警示啊。
显然,从彗星到西北国防,再到税监问题,这则奏疏没有逻辑可言。但万历皇帝也不生气,只是把奏疏留中不发,也就是压在宫里不闻不问——这是过去几十年里,这位皇帝与各路文官打交道的惯用手段。
在奏疏中,宋一韩提到一个名字——高淮,万历派往辽东的收税太监。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他将在之后的一年,持续搅动大明的朝局。
这个看上去平静的帝国,实际上暗流汹涌。八月初六,万历皇帝批了太仆寺10万两银子以赈济京城及北直隶灾荒;八月十三,他又批示把30万两太仆寺的银子借给户部,以解边关饷银燃眉之急。
一边灾荒,一边边关闹饷,都是让万历非常郁闷的事,偏偏此时太仆寺少卿李思孝又给他送上一封更为闹心的奏疏,说帝国的钱库在万历爷爷嘉靖、老爹隆庆时还有1000多万两的存款,可是这几十年下来,又是打仗,又是办皇家婚礼,存款只剩27万两银子。
简而言之——大明朝没钱了。
负能量接踵而来。只隔了一天,陕西就发生了地震;接连几天,帝国各地官员又报告看到了扫帚星。扫帚星久久不愿离开人们的视野,看来灾祸不会小。
遇上扫帚星和地震同时出现,自诩胸怀天下的文官们,怎么可能不说道说道。官员们纷纷上疏,在他们眼里,朝政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万历皇帝除了把这些硌硬人的奏疏一一留中之外,也别无他法。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八月就这么乱哄哄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这个月也并非都是负面新闻。
八月初三,就在宋一韩酝酿着满腔为民请命的浩然之气,奋笔疾书的时候,大明吏部和都察院通过了官员考选的榜单,总共有42人将被委以科道言官的重任。
这些人里,有未来官至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的房壮丽,有做到两广总督的何士晋,官至巡抚的也有好几位。其中还有一位未来将在这个帝国国防大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熊廷弼。这一年他不过39岁,刚在工部主事上干满3年。这3年里,他勤勤恳恳地参与修复三大殿的工程,想必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在熊廷弼之后紧接着一个名字——荆养乔。5年之后,熊廷弼与荆养乔将会发生激烈的交锋。只是此时他们不过是都察院候补官员,正期待着巡按御史这个品级不高,却又极其重要的职位。
大规模外放御史可能是这个八月唯一的好消息。若干年来,这位脚有残疾、走路不利索,特别不爱上班的万历皇帝终于不再放任官员的空缺。但这些即将出发的八府巡按们,面临的却是一个看似平静无波,实际上暗流涌动的帝国。

我来说说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购买链接
    相关图书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9 广东人民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104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