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类
书名:清代广州旅本 一月人气:10
作者:[美]嘉约翰著 一周人气:6
定价:56 元 总数人气:313
ISBN号:978-7-218-16687-2 阅读点数:
出版日期:2023.7  
开本:32  
页数:160  
装帧:平装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相关下载

添加收藏

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堪称19世纪的广州“旅游攻略”,其所记掌故饶有趣味。作者美国医生嘉约翰是一位曾在广州生活了40多年的“活地图”,不仅在书中介绍了广州及周边地区的著名景点与娱乐项目,还贴心地提供了交通、邮政、货币...

作者简介

原书作者 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1824—1901),美国医生,1854年至广州行医,后担任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首任院长等职,中国西医学传播先行者。 译者简介 李国庆,男,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

评论选读

这是一本写给西方人的清代广州旅游攻略。 充满西式风情的沙面,热闹繁华的西关,能工巧匠云集的新城,古迹遍布的老城、北关,新旧杂融的南关,相对偏僻的东关、河南和花地,远在市郊的黄埔、白云山等地各具特色。

作品目录

图书目录
001 基本信息/住行、通信攻略
006 地理及历史/南越古国与贸易之都
011 沙面/欧洲人的聚居地
013 西关/十八甫、下九甫的生意
027 新城/状元坊、玉子坊的逛行
033 老城/观音山的美景
039 北关/城隍庙、药王庙的香火
054 南关/博济医局、电灯局的服务
059 东关/永胜寺、育婴堂的日常
063 河南/河南戏院的热闹
069 花地/福荫院的怡人
072 郊游和远行/ 白云山、黄埔、佛山等游览线路
113 主要景点
138 附录

精彩章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门户逐渐对外开放。 到了清末,按条约对外通商的口岸从最初的五个扩大到近百个。以两广为例,从最早的广州向内地延伸,按《续议缅甸条约附款》(1897)开放了腾越、梧州、三水。到访广州的外国人除了游览广州城和郊外,还可以沿西江进入广西,甚至远到中越边境。除条约的保证,蒸汽轮船和铁路的引进也为此提供了便利。于是,针对来东方观光的西方人而编写的指南和导览性质的小册子便应运而生。有别于此前在华西人所写的游记、日记等著作,如本丛书已出版的《广州七天》《广州来信》《洋记者的广州城记》《龙旗下的广州城》,这类手册面向的主要是能身临其境的游客,而非神往异国风情的读者。所以它们详于具体而细致的旅游信息,而略于不无偏见或讹误的政治、文化和历史的论说,从而保留了晚清中国相当丰富的历史人文、地理和社会风貌。
这次向大家译介的是嘉约翰编著的《广州及其近郊指南》(A Guide to the City and Suburbs of Canton),翻译出版时名为《清代广州旅本》(简称《旅本》)。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 1824—1901)美国人,出生于俄亥俄州邓坎斯维尔(Duncansville)。1847年毕业于费城杰佛逊医学院。1853年来华,次年在广州开始以行医传教。1859年,他将美国医生伯驾于1835年创办的西医院改名为博济医院,并担任院长直至1899年。1866年他又开办博济医学堂,培养医学人才,亲自编译教材。孙中山先生曾在1886年就读于博济医学堂。1886年,嘉约翰参与创建中国第一个医学社团——中国医学传教士联合会(中文简称“博医会”),任首任会长和会刊《博医会报》主编。1898年,他在广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采用西法治疗精神病的医院——惠爱医癫院。嘉约翰于1901年下半年因病去世,被葬在广州城外二望岗的基督教坟场。后墓地因故被毁。2013年,广州市政协通过提案后,嘉约翰墓地得以在黄庄广州市基督教公墓重修。 
2014年末嘉约翰遗骨及其家属遗骸正式落土,复原墓园合修,称之为嘉园。 
嘉约翰在广州生活长达40余年,可谓老广州了。所以他编著的这本书在19世纪70年代大受欢迎,此后不断更新再版。目前可见的旧版本有1888年的第三版、1889年的第四版,以及我们据以翻译的别发洋行在嘉约翰过世之后于1904年出版的版本。此后似乎没有更新,只有1918年的重印本和1974年的影印本了。 
与此差不多同时,有一本由朱利叶斯 ·阿诺德(Julius Arnold)撰写并插图,由省港澳轮船公司(The Hong Kong, Canton& Macao Steamboat Co.)出版的旅游小册子,《广州、澳门和西江导览手册》(A Handbook to Canton, Macao and the West River,简称《手册》), 也很流行。现在最常见的是第九版,印于1914年。省港澳轮船公司创办于同治四年(1865)秋,由英美商人合资。该公司初以美商琼记洋行为总代理,收购了美国制造的内河轮船“金山”“白云”“火鸽”号等,行驶在粤港澳航线上。它与葡萄牙和中国政府立约,在香港—广州、澳门—香港,广州—澳门和梧州—广州之间运转邮件,是当时唯一为外国人服务并提供头等舱的轮船公司。不过我们没有全文翻译该《手册》,因为它主要提供如何乘坐该公司的汽船航行、在各地旅行及旅馆等信息,其主要经营线路不在“广州及其近郊”这个范围内。但是嘉约翰在《旅本》中多次提到这家公司,而外国人游览西江所要乘坐的主要便是该公司的轮船,所以我们摘译了《手册》中介绍该公司下属的轮船,以及提供的西江观光路线和费用的一小段内容,作为附录置于本书的末尾。该《手册》可贵的是含插图(主要是照片)30多幅,我们选用了与轮船和西江沿岸风景相关的照片置于书前,并对原书目录作了加工,为《旅本》增添一些直观性和趣味性。 
顾名思义,这本《旅本》在当年是外国人游览广州及其近郊的工具书,告诉他们看什么,怎么看。120 年后,昔日的人间烟火大多风流云散,只有少数淡痕犹在。相信读者,尤其是广州的朋友,跟着作者或穿行在老广州的大街小巷,观赏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或跋山涉水,畅游白云黄沙、花地芳村,南塘北鸭,也会跟译者一样心有戚戚焉! 
原书的茶室叫茶居、玻璃手镯叫料鈪,是雅致还是高深?外销的刺绣称顾绣,怎么不是粤绣?丝偈、斥法、踢燕是什么玩意儿?外国人感兴趣的东西,译者也兴趣盎然。 
原书中有些事物所附的中文与现在的通行说法不同,虽然本书为尽量保留原书风貌,予以沿用,但仍需指出,个别当为误植,如原书将学台衙门标为学院衙门、西樵瀑布标为曲水流觞即瀑布。其他则很有意思:海幢寺(幢,粵音:tong4 ,拼音:chuáng)标为海寺,应该是因声造字。澜石写作囒石,也该是同音相通。车歪炮台标为车尾炮台,则不知是音转还是另有说法。现在一般认为广州的波楼是信号塔,因其所挂的球在粤语中发波音而得名,而《旅本》明确指明是海关俱乐部。 
还有的是中文不奇怪,英译有意思。广雅书局在外国人看来是两广总督的文学俱乐部,Viceroy's Literary Club,庭院优雅,风景宜人,是休闲的好去处。 

我来说说

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购买链接
    相关图书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9 广东人民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104677号